工業電腦的成長契機與產業展望

2025.04/01

|

產業趨勢探勘

工業電腦的成長契機與產業展望

迎接邊緣運算新浪潮市場回暖與 AI 應用加速成長

  1. 工業電腦是須與客戶維持長期合作專案的產業。2025 年產業成長動能可望回升,受市場需求需求增加、美國政局穩定及東歐戰情緩和等因素推動。
  2. 2025年總體經濟成長潛力預估將優於2024年,因此讓工業電腦產業將受益。隨著AI基礎設施的擴展,邊緣運算導入率將顯著提升,工業電腦業者具備靈活應對的優勢。
  3. Deepseek 架構雖然降低了 AI 運算成本,但邊緣運算應用尚未普及仍處測試或POC階段,市場普遍預期 2026 年才會有較大進展。
  4. 根據市調機構預測Precedence Research預估,2030年邊緣AI市場規模可達660億美元(CAGR超過20%),將有助於推動台灣工業電腦產業的長期發展 。
  5. 邊緣運算將分散雲端伺服器運算能力至資料來源端或網路邊緣端,應用價值如下:
    1. 降低延遲:特別是在自駕車、工業自動化、AR/VR產業有此需求
    2. 降低成本:減輕雲端負擔,降低業主營運成本
    3. 高安全性:在網路不穩定時確保運作,且可於本地端處理敏感資料
  6. 法人普遍看好將是邊緣AI的垂直產業應用,包含機器人、零售、醫療、車載:
    1. 智慧零售應用,生成式AI可經過訓練後作為與來店顧客提供快速且正確的問答服務,速食店、飯店業需求增長。
    2. 車載電腦應用於公車、捷運與自動駕駛市場持續擴展,強化智慧運輸與監控,帶動智慧交通與V2X車聯網技術成長。

 

台股相關廠商點評

  1. 凌華
    1. 產品營收占比:模組化電腦29%、邊緣運算平台16%、顯示運算16%、IoT策略解決方案與技術13%、、客製化強固電腦13%、網路通訊暨車載10%。
    2. 公司預期2025年營收成長10%,其中與邊緣AI領域相關之Design-Win專案達40%,每個專案平均300萬美元,簽約到交貨需要3-5年。
    3. 自2015年併購英國Prism Tech軟體公司以來,凌華積極從硬體商轉型為軟硬體整合商,為邊緣運算先驅。
    4. 2023年與NVIDIA合作推出「Pocket AI」,為首款極便攜的GPU加速器。
    5. 友達入股成為了凌華第一大股東持股約20%。雙方策略合作推動智慧物聯發展;公司並與鴻海合資合資成立法博智能(FARobot),進軍自主移動機器人市場。
  2. 飛捷
    1. 產品營收占比:產業電腦佔86%、週邊產品佔13%;主要產品為POS機,市占率全球排名第三(台灣達40%,全球達13%)。
    2. 近年來飛捷逐步轉型,從硬體供應商拓展至軟硬整合服務,成立華捷智能(Berry AI),專注於AI影像分析,已成功協助多家美國速食品牌轉型。
    3. 公司採用in-house製造模式,提升設計與成本控制能力,毛利率維持在40%以上,優於同業。
    4. 美國市場需求強勁因為速食與零售業AI自動化需求提升,從而讓Berry AI市占率增加,推動公司營收與獲利持續成長。
  3. 艾訊
    1. 產品營收占比:智能物聯網40%、智能設計服務28%、博奕15%。
    2. 區域營收占比:美洲46%、歐洲34%、亞洲及其他20%。主要營收來自於自動化與軌道交通領域(48%),其中北美市場需求強勁,2025年營收預期將有雙位數增長。
    3. 邊緣AI目前貢獻營收不大,但瞄準金融、零售、智慧城市領域。
    4. IPC龍頭大廠研華為艾訊大股東,並擁一席董事席次,強化資源整合。
  4. 安勤
    1. 產品營收占比:工業用電腦56%、嵌入式電腦38%。應用產業佔比醫療26%,博弈22%、工業自動化12%、零售17%。邊緣AI業務佔比目前還不到10%,但已積極部署。
    2. 隨著醫療、零售與工控市場需求回溫,歐洲與中國市場帶動業績,2025年營收預期逐季成長。智慧醫療業務穩健成長,心導管專案2025年出貨倍增,車廠自動化設備帶動營運提升(2年半長單&單價高)。
    3. 仁寶取得安勤20.54%股權成為最大股東,提升安勤在IPC市場的競爭力
  5. 宸曜
    1. 主攻利基型市場,產品營收占比:強固型工業電腦39%、邊緣運算電腦46%、垂直市場應用電腦9%;外銷佔93%。
    2. 為輝達機器人供應鏈要角,產品具極端耐候性能,擁有高議價能力,支撐毛利率維持高水準。
    3. 2025年可望受益於川普政策,煉油、開採、防爆產品需求增加,同時軍工專案也有機會加速出貨
    4. AI專案訂單能見度已經看到2025年的上半年,邊緣運算產品主要應用於設備自動化、機器視覺、自動駕駛。

 

GoldON投資方向思考

  1. 由於美國政策變化影響供應鏈極大,IPC廠若能具備多元產地及呼應政策需求,則具相對優勢。
  2. 邊緣運算於各垂直產業的需求不同,IPC廠商若特別在機器人、醫療、零售產業布局較深者,成長潛力較大。
  3. 若能有背後集團支援的IPC廠,具備資源整合優勢並獲得技術與市場資源支持,長期競爭力會較強。

 

閱讀更多前驅投資文章

https://goldoninvest.com/

關於本篇

前驅投資週報2025-009

Processor: Frankie 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