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utex 2025:從主場榮光邁向瓶頸岔路?

2025.05/28

|

產業趨勢探勘

Computex 2025:從主場榮光邁向瓶頸岔路?

展場熱度不減,焦點已悄然轉向

  1. 自2023年生成式AI爆發以來,Computex 幾乎成為全球 AI 硬體的年度主場,連續三年由黃仁勳開場、全場環繞 AI 架構,是市場認定的技術與供應鏈動員核心。然而,來到 2025 年,這場展會雖仍維持形式上的聲勢,但無論從演講內容、市場熱度,或整體展場氛圍觀察,均透露出一絲「由盛轉穩」的中期跡象。
  2. 黃仁勳雖再次登台,但市場的興奮感明顯降溫,許多法人與參展者普遍表示,今年更像是對去年架構的「補述」與「整合」,而非一次全新路徑的開啟。這不代表 AI 硬體主題消退,而是主場角色的榮光正遭遇轉型壓力——我們或許正站在半山腰,風景仍好,但腳下的路已非當年平坦。
  3. 真正值得注意的是焦點轉向的微妙變化:從雲端運算架構向終端應用硬體蔓延,成為今年展會的顯著趨勢。AI PC、邊緣AI伺服器、嵌入式GPU模組等出現頻率遠高於傳統資料中心架構模組,代表市場焦點正在從「建設AI雲」轉向「落地AI用」。
  4. 此一轉向,對台灣硬體供應鏈意義重大。原本以主機板、伺服器、網通設備為中心的供應體系,正逐漸迎來「新型終端導向架構」的重編;也就是說,未來的AI成長機會,不再集中於大型資料中心建設,而是朝向多樣終端應用的切點延伸與佈局。這樣的變化,雖不若先前那樣令人振奮,卻更真實地牽動產業重構。

 

GoldON投資方向思考

主場熱度後的冷思考

  1. 本屆展會帶來的最大啟發不是「發現新趨勢」,而是意識到舊趨勢(AI資料中心)的飽和與位移。AI 硬體題材固然仍是主軸,但市場不再對 GPU 漲價、AI伺服器滲透率等議題產生興奮反應。反而是諸如「終端側算力如何落地」、甚至「電力與能源瓶頸」等基礎課題,逐漸浮上檯面。
  2. 投資觀點上,我們認為這次Computex反而提供了一次「修正幻想 × 重建現實」的契機。台灣供應鏈中,那些僅依賴資料中心建設成長的企業,未來可能進入獲利與成長趨緩期;而能隨終端需求轉向、切入 AI PC、嵌入式應用、或具備微型邊緣AI部署能力的公司,則有機會承接下一階段的擴散紅利。
  3. 同時也值得提出一項反思:Computex 是否仍是 AI 硬體創新的首要場域?從觀察角度來看,若未來新趨勢的啟動點轉向美國本土論壇或垂直應用展會,那麼台股硬體股可能需調整「搭展會順風車」的期待值,回歸企業個別轉型實力的本質競爭。

 

閱讀更多前驅投資文章

https://goldoninvest.com/

關於本篇

前驅投資週報2025-016

Processor: BriAI 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