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半信半疑的五月修復行情,延伸到氣氛轉為正面的六月
2025.07/04
|
總經市場觀測
從半信半疑的五月修復行情,延伸到氣氛轉為正面的六月
- 接續著5月份的主旋律:市場從4月對等關稅的衝擊中半信半疑地回穩,6月份的主旋律則變成了在各種事件的此起彼落之下市場從猶疑轉為樂觀。
[06/02] 通膨穩定與寬鬆預期,與美債擔憂互相抵消
- 通膨數據的連續緩和下滑加上聯準會日前加碼購債的操作,市場開始認真消化「貨幣寬鬆」的可能性。雖然聯準會言論尚未鬆口,但市場資金流向已從先前的疑慮,再度增加了一些期待。雖然美債與日債的疑慮仍在,但從美元震盪走穩、以及美債殖利率不再衝高小幅下滑,顯示市場重拾對經濟環境的信心以及對川普舉措/言論的耐受性提高,也可以說,5月底飄來市場上空的幾朵烏雲,目前暫未繼續擴大。此一推論亦可從各項風險指標的同步降溫,包括VIX 大幅回落,黃金與比特幣走弱等資金撤出避險資產的動向,獲得佐證。
- 從股市來看亦是如此,美股近來經常在開盤先從利空氛圍中開出,但開低走高,顯見市場中仍有相當數量的承接型買盤低接而非追高,可視為籌碼面仍然安定。因此接下來除了聚焦關稅政策動向之外,聯準會對於貨幣環境的行動或言論亦將決定資金流與股市/債市的步調,市場也將有機會進一步朝向結構型修復與選擇性上漲的型態推進。
[06/09] 經濟穩健削弱降息預期,量化寬鬆成為替代方案
- 由於5月美國非農數據表現強勁,使「降息可能性仍在但可能延後」的預期重新浮現,這從公債殖利率的反彈就可看出,進而讓市場停步氣氛偏向觀望,但美國財政部也加入購債行列,讓量化寬鬆的替代方案浮現,貨幣寬鬆的方向仍不變。
- 原油價格在本週出現明顯反彈,同時黃金與比特幣同步止跌轉強,除了源於美元指數的小幅走弱,也表示市場對於「通膨風險仍在、避險需求仍在」的預期再度升溫。但從因為VIX 仍在下降,市場情緒仍穩定,持續等待新的多空訊號。值得注意的是,川普近期針對關稅政策再度加壓(逐漸逼近關稅談判期限的7/9),例如再次提高鋼鋁關稅以及施壓中國與各國的談判進展,加上美國國債到期的議題仍在市場議論,都造成市場不確定性反覆不定甚至增溫。而在潛在利多方面,我們不斷提及的四大潛在利多因子近期則大多停滯:貿易談判時快時慢,貨幣寬鬆預期雖仍持續但聯準會態度尚未鬆動;俄烏終戰沒有實質進展(甚至倒退);企業降稅法案仍在推進當中。因此總結來看,雖然前方展望大致仍為正向,但市場上空的烏雲尚未散去(或許六月底才會陸續明朗化),利多的轉化動能仍嫌不足,但這也讓行情在半信半疑中繼續推進的基調不變,股市節奏變慢但支撐仍然堅實。
[06/16] 降息預期再度增溫,卻遇上地緣新事件
- 本週總經動態分成兩大階段,前半週落在通膨數據與政策預期變化。美國5月CPI與核心CPI皆低於預期,使市場重新預期聯準會最快於7月可能降息,美元指數微幅下跌,資金也暫時回流債券與股市(尤其利率敏感性高的科技股)。雖沒有立即觸發行情,但提供了一定撐盤力道。然而,更關鍵的轉折出現在後半週。以色列對伊朗發動空襲並造成高層傷亡,伊朗隨即反擊,地緣衝突全面升溫讓油價一週大幅飆升,黃金與VIX同步大漲,顯示市場風險情緒明顯升高。這片突如其來的烏雲直接扭轉市場氣氛並陷入迷走狀態,一方面隨降息預期追逐利率敏感型資產(如科技股);另一方面又因地緣衝突流入避險資產,股市也因而出現明顯的轉折,先漲後回,顯示資金行情預期與地緣風險意識的相互牽制。
- 總結來看,本週市場原有機會稍微撥雲見日並扭轉上週的觀望氣氛,但又突現了新事件讓烏雲揮之不去。以伊衝突將成為接下來新的觀察重點,再加上既定的貿易談判進展及俄烏終戰貿易談判進展及俄烏戰爭走向等,都將成為市場與經濟的不確定因子。對股市也將持續進行壓力測試。
[06/23] 貨幣寬鬆暫落空加中東衝突增溫,壓抑市場情緒維持停滯觀望型態
- 本週市場延續上週後半的觀望格局,以色列與伊朗衝突進一步升溫,戰火已延燒至核設施與油輪航線(甚至美國還在週末加入戰局),市場氛圍持續保守觀望。同時另一個也讓市場情緒停滯的關鍵,則在於聯準會本次 FOMC 會議並未降息。雖然會前市場對聯準會轉向寬鬆抱有期待但結果卻是維持利率不變,鮑爾甚至進一步指出在關稅不確定下,抗通膨仍是首要任務。這番表態澆熄了市場的樂觀情緒。因此,結合了「不降息」與「地緣衝突」這兩個因素同步發力之下,讓股市走勢蹣跚且波動縮小。
- 從指標層面來看,這週市場出現了完全不同的節奏:美債殖利率走高,比特幣和黃金則回落,油價反彈,看得出市場因為地緣衝突而重燃通膨升溫的擔憂;但另一方面,科技股則相對強勢,代表市場預期 AI 產業帶動經濟的力量仍在。這樣的分化走勢,反映了目前市場的高度不確定感。因此本週的市場呈現一種「繼續觀望但又略有期待」的微妙狀態。舊有利多(降息預期)暫失動能,新增變數(地緣衝突)壓抑市場氣氛,僵局暫時無解。後續的觀察重點在於,地緣衝突是否升高到會影響全球資金流向的程度。
[06/30] 來去如風的中東衝突,先蹲後跳股市再發動
- 以色列與伊朗宣布停火後,地緣風險迅速退場,市場由觀望再度轉向發動,搭配川普針對聯準會的發言,市場對寬鬆政策預期顯著升溫。VIX下滑、美債殖利率與美元同步下跌,黃金與比特幣也回落,都反映了市場情緒的顯著改善。
- 股市方面,整體盤勢也從前一週的觀望氣氛大幅轉向,並集中於具成長性題材與寬鬆預期的相關標的,原先處於盤整狀態的科技股率先啟動,由半導體與AI類股帶頭反彈上攻,擔綱本輪反彈的主角,同時也帶動了整體市場的正向氣氛。反之政策型產業(如航太軍工)則繼續盤整待變,整體股市結構呈現單一主軸且資金集中的局面。
- 面對即將到來的下半年,首先的觀察重點將集中在三個方向:一是美國6月就業報告將對經濟基本面與貨幣政策動向之影響;二是聯準會是否釋出進一步訊號;三是川普對等關稅7/9的緩衝寬限期如何發展,及「大美麗法案」的推進狀況。這些都將牽動資金流,並決定目前反彈結構是否具備可持續性。
GoldON投資方向思考
[06/02] 台幣升值加上產業關稅情勢,共構出選股配置的攻防邏輯
- 台幣急升所引發的匯損疑慮,導致市場資金對電子股等出口族群態度保守。盤面雖無恐慌,但在整體冷清的氛圍下,資金明顯出現轉戰跡象,在目前台幣升值的基礎環境中、以及美國產業政策持續挺進的背景下,各族群分化的走向益發明顯。出口導向產業承受評價下修壓力,轉向匯率影響相對較低(如內需股)、具政策支持的題材。這種資金板塊的變動不只反映短線匯率變化,更預示市場對產業體質與受惠程度的重新思考。例如,軍工產業呈現出典型政策延續性的動態。中東航太軍售題材仍然鮮明,美國將其航太軍工向外延伸的產業政策也繼續推進(例如漢翔以無人機聯盟對波音再拿下無人機訂單),也讓台系航太供應鏈成為「軍工商業化」策略的擴充場域。
- 基於上述情勢,台股進入以政策可能受惠(或能防禦衝擊)加上匯率抵抗能力的分化階段(攻防兩端的同步考量),市場開始聚焦於哪些族群與個股能在政策差別待遇與台幣升值壓力中脫穎而出。換言之盤面的「差異化」將進一步放大,這將是接下來台股結構轉變節奏的依據,產業輪廓的未來性與安全性,將會優先於短線題材熱度之追逐,成為資金流向與實戰配置的主要考量。
[06/09] 台幣升值暫歇讓台股暫獲喘息,市場節奏轉慢但差異化續擴大
- 台股的止跌回穩主因是匯率波動趨緩,讓科技股的匯損疑慮稍減,同時也對應於國際上科技股的同步偏強。然而因為整體資金動能(成交量能)仍偏低,選股的要求明顯提高(很難雨露均霑),且股價走勢連貫性不高(很難出現連續上漲格局),顯示在有限的資金環境加上外部環境的觀望氣氛下,我們先前提出的「差異化」市場型態仍將持續下去。
- 相較於受匯率影響較大的出口導向產業,政策導向型的產業仍是較穩健的主軸,但不管是哪類標的,對題材的反應及行情的進行節奏都明顯放緩。預期市場將在這種緩慢步調中逐漸區隔出中長線成長與短線波動的族群/標的。
[06/16] 多重利多利空夾雜的渾沌情勢中,為下半年的潛在新格局開始準備
- 隨著國際股市的波動,台股也呈現了前後極大的落差。前半週因降息預期升溫,大盤指數在電子股的帶頭之下,一度試圖轉強上攻,但隨後在地緣風險升高之下,又讓原本持續加溫盤面出現高檔震盪甚至轉折跡象。
- 產業面來看,電子族群先攻後停,資金轉向防禦性與政策概念強的族群,軍工與重電仍是相對抗震的主線。從加拿大宣布將提前達標北約軍費比重,延伸至中東局勢升溫,都支撐了軍工題材的想像空間,資金認同度仍高,包括航太、無人機等,持續擔綱盤面最穩定之族群。另一方面能源議題也重返市場關注焦點,不僅來自地緣衝突,隨著AI經濟的持續發展、台灣核電正式全面停用,都提高了電力供應量與電力系統穩定性的不確定感,因而讓市場對於電網、儲能等族群的討論升溫。更不用說AI高耗能本質的剛性需求,都驅動了市場對相關供應鏈重新燃起興趣。
- 整體來看,台股處在主題分歧、機會仍多,但成交量能又不足以支持全面推進的尷尬階段。AI族群的確有甦醒跡象,此也符合我們先前的推論預估,隨著關稅的威脅若能逐漸消退(最慢7月初明朗),下半年AI經濟將接棒重新成為主流,因此在策略上也從Q2以貿易重組列車為主的思維,逐步切換轉為AI經濟與貿易重組列車兩大火車頭交錯並進的邏輯。針對成長性明確或經過利空打壓後明確落底的AI題材/族群進行探勘,為下半年做準備。
[06/23] 外部動能暫時無從發揮,內部動能成為強弱關鍵
- 由於市場對外部情勢的擔憂揮之不去,因此雖然科技股仍為撐盤主力但整體成交動能未明顯增強,讓走勢也難以連貫。另一方面,新台幣匯率雖然在央行的刻意調控下漲勢稍歇,出口廠商匯損壓力仍在,讓市場更難以理出一個明確的方向性,陷入停滯格局。
- 從「AI 經濟列車」與「貿易重組列車」兩大主線來看,由於近期費半較為強勢,故近期仍以AI經濟列車的動能較為明顯(AI族群本身的內部動能提供較大的支撐力),但在外部環境的牽制下也難有大行情可期。至於貿易重組列車(非電族群),因為與外部總經環境的連動性更大,因此近來表現更為弱勢。換言之,以內、外動能的角度來看,目前外部環境動能偏弱的情況下,科技股還能靠內部動能支撐,非電傳產則沒有內部動能得以支持(航太軍工除外,目前唯一仍具備內部動能的非電族群),才形成了這樣的差異化表現。但整體而言,兩大主軸(亦即市場整體)目前皆處於觀望。
[06/30] 主軸易位的跡象逐漸清晰,內外動能的差異繼續放大
- 呼應上週所探討的「AI 經濟列車」與「貿易重組列車」兩大主軸,本週台股隨著國際地緣風險的緩解,AI 經濟列車率先發動,由科技股的半導體與電子股領漲,大盤顯著上漲。半導體相關次產業的表現明顯轉強。這不僅扭轉此前市場對科技成長股的猶疑,也說明市場重新將寬鬆之預期轉化為具體布局行動。相對而言,另一條主線「貿易重組列車」則未獲市場資金青睞,傳產與內需族群持續低迷,成交動能不足。軍工、能源與電網等政策型族群在台股盤面未見資金進駐,僅維持支撐穩盤尚未轉化為上攻動能,這也為下半年的台股風貌,埋下伏筆。
- 從資金動能來看,隨著台幣升值讓外資雖持續買超台股,但匯損疑慮仍持續壟罩,造成盤面結構明強暗弱,狹幅輪動。但這一輪的反彈,更加驗證了內部/外部動能差異化的質變型態,且台股由AI經濟列車重掌大旗的局面越發明顯:AI經濟列車依賴本身成長力,內部動能較強;而仰賴政策與環境驅動的貿易重組列車,儘管具備支撐力道(外部動能),但是攻擊力不足。換言之,若接下來政經情勢沒有重大突發狀況,今年下半年以內部動能為爆發力之族群/標的,將取代以外部動能驅動之族群,成為市場主流。
閱讀更多前驅投資文章
關於本篇
前驅市場觀測_2025-M006
Processor: Brian 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