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製造的時代趨勢下,高科技廠房與無人機產業碰撞出新火花:空中工廠

2025.07/22

|

產業趨勢探勘

在美國製造的時代趨勢下,高科技廠房與無人機產業碰撞出新火花:空中工廠

美國製造的政策推力,正重塑工廠營運樣貌

  1. 隨著台積電、英特爾、三星等高科技製造業者接連落地美國,全球製造重心的轉移已成明確趨勢。
  2. 廠房遷移帶來的不僅是地理變化,更重新建構了場域運作邏輯:美國人力成本高昂、廠區幅員廣闊,使原本仰賴人工作業與地面搬運的模式難以延續。
  3. 因此,未來科技業的新設廠區必須在運輸效率與彈性之間取得平衡,自動化與空中物流就成為了高科技工廠的潛在考量配置。

 

台積電釋出無人機標案,空中工廠雛形正式浮現

  1. 台積電的亞利桑那廠已針對使用無人機運載與監測進入招商競標階段,預計2025年下半年敲定第一批合作廠商。此一導入行動代表的不只是物流升級,更意味半導體製造場域營運標準的根本性調整。
  2. 消息公布後,相關供應鏈如中光電出現股價反應,資本市場對此應用場景已有初步認定,凸顯其「從構想轉為計畫」的關鍵階段。

 

無人機應用邁入轉折期,從軍用延伸至高科技工廠場域

  1. 長期以來,無人機的主力應用場景為軍事偵查、邊境巡防與物流試驗,受限於法規與頻率限制,商業化進展相對有限。
  2. 然而,半導體廠對物流有三大特性要求:高頻次、封閉區、極低誤差,為無人機提供首個可擴散、可複製的工業應用場景。
  3. 同時,此現象亦與AI導入與製造業缺工趨勢密切相關,使得無人機從「展示型技術」轉為「營運型組件」,具備中長期滲透潛力。

 

產業鏈從供應轉向整合,競爭門檻同步上升

  1. 未來無人機場域服務必須橫跨飛行平台、視覺辨識、導航模組、維運與地面調度,供應商角色將從單一設備商轉向系統解決者。
  2. 「能飛」不再是競爭優勢的門檻而只是基本要求,「能穩定落地運行」與「能與廠房運作系統整合」,才是決勝關鍵。此波產業變動,有望重塑無人機供應鏈排序,並開啟新一輪系統整合主導機會。

 

GoldON 投資方向思考

空中物流的工業化,將成無人機產業新價值動能

  1. 台積電作為全球最高規格的製造商代表,若能在其場域完成無人機系統部署,將為產業界建立新標準,並使空中物流從邊緣應用轉為主流程之一。
  2. 無人機供應鏈須具備三項條件,才有機會成為新一輪價值收斂點:
  1. 穩定可控的飛行平台與機構整合能力;
  2. AI導航與視覺模組的場域適配力;
  3. 維運管理系統與物流調度平台的完整佈建。
  1. 具備半導體服務經驗的系統供應商,具備先行者優勢,例如帆宣具既有的晶圓代工廠服務經驗,若成功轉向空中運輸系統,有機會取得首批場域驗證優勢。雷虎與中光電則從軍規與光電技術起家,若能完成平台整合並切入廠務需求,將成策略轉型的代表案例。
  2. 後續可觀察的驗證方向包括:
  1. 標案最終得標與建置時程是否順利展開;
  2. 是否擴散至其他半導體場域,如英特爾與三星;
  3. 美國空域與工業法規鬆綁速度,是否支持系統性應用擴大;
  4. 無人機系統商與場域業者之間的合作,是否從試驗性質走向日常作業。

 

閱讀更多前驅投資文章

https://goldoninvest.com/

關於本篇

前驅投資週報2025-021

Processor: BriaI 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