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高速資料傳輸與高壓電力供給兩條新賽道共同驅動下,連接器廠商將迎來位階躍升的契機
2025.10/17
|
產業趨勢探勘
在高速資料傳輸與高壓電力供給兩條新賽道共同驅動下,連接器廠商將迎來位階躍升的契機
連接器產業的轉折:從零件供應到次系統整合
- 在電子產業裡,連接器長期扮演著「默默存在、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不像晶片那樣耀眼,也不像伺服器那樣具有話題性,但隨著AI革新與AI資料中心的擴張,正讓這個看似平凡的產業迎來新的舞台。過去連接器只被視為訊號與電力的橋樑,如今卻成為決定系統穩定度與能源效率的核心環節。換句話說,連接器未來不再只是零組件,而是關乎資料中心能否穩定運轉甚至繼續提升的次系統之一。
- 在台灣的連接器廠商中,佳必琪、良維與鴻呈三家公司正分別走在不同的路上。佳必琪早一步跨入了高階伺服器線材、液冷模組與電源接件,展現出完整的產品延伸與協作能力;良維仍以電源線組與代工為主要收入來源;鴻呈則專注於高速傳輸線的精密製程,展現出技術潛力。這三家公司的動態,也代表了連接器產業正在從比拚產量與製造效率,轉向追逐技術深度的競賽。誰能提早卡位新的應用場景,誰就有機會在這場轉變中取得領先優勢。
HVDC的導入:電力供應方式的改變
- 隨著算力的不斷攀升,資料中心的耗電量正以幾何級數同步成長,傳統的交流電架構(AC)已難以滿足高功率密度的需求。800V HVDC(高壓直流)因此逐漸成為新的能源供應變革方向。其中的關鍵是為了能在高電壓下提升供電轉換效率。HVDC讓電能以更少的損耗、較低的熱負載,直接供應到伺服器主機,減少中間轉換的浪費。只要能量效率提高1%,在上萬台伺服器的規模下,就能省下可觀的成本與碳排放。
- 過去電力線路的每一層轉換,都必然伴隨著熱能流失與效率下降,未來透過HVDC架構,能源能更直接、更集中地進入運算單元。這個變化看似技術細節,其實是資料中心供電運作模式的徹底改變。
- HVDC的挑戰,不只是整個供電架構的升級,更關乎廠商能否理解整體能源邏輯、與國際規範接軌的門檻。
- 在這條新賽道上,我們觀察到佳必琪已經搶先一步開始布局,投入了OCP (Open Compute Project)架構的母線與液冷快接件,成為少數能同時參與國際標準與系統整合的台廠。另外,良維與鴻呈雖都具備製造基礎,但似乎尚未跨入系統驗證階段。
高速傳輸的新挑戰:從400G到1.6T
- 由於AI伺服器的運算密度與速度正不斷提升,資料中心內部的資料傳輸也必須跟上腳步。從目前400G到800G,再到即將到來的1.6T甚至CPO(矽光共封裝),訊號傳輸速度的提升不只是要更快,還要讓整個資料流的設計都重新分配。因此高速傳輸對線材的屏蔽、訊號穩定度、抗干擾能力都提出了極高要求。尤其當1.6T傳輸世代正式展開時,能否在訊號完整度與模組協同之間取得平衡,將成為供應商能否晉升核心供應鏈的關鍵。
- 對連接器廠而言,這不只是量產與硬體性能的比拚,更是一場根本上的設計革新。要能在更高極限速度下保持訊號清晰,必須整合材料科學、模擬技術與系統測試。這也意味著過去以單一零組件製造為主的廠商,勢必要能夠轉為與系統商協作,才能在新賽道上生存。
- 在上述三家台系連接器廠商中,佳必琪在這方面具備最完整的產品組合,包含AOC(主動光纜)、DAC(直連銅纜)與PCIe Gen6介面,並已與多家伺服器品牌進行聯合測試;鴻呈在導體結構與屏蔽精度上表現突出,具備相當的基礎與潛力;良維雖則以量產穩定性見長,但在資料傳輸領域的研發投入則相對較少。
兩條新賽道共同驅動產業競賽格局的重組
- 當AI驅使了高速傳輸與高壓供電變革同時推進,連接器產業的整體結構與競爭邏輯也將出現變化。過去以單一產品邏輯、量產效率取勝的廠商,未來勢必面臨技術與驗證門檻的挑戰。這場巨大但嚴酷的規格升級,預期將不是一次性的競賽,而是持續的淘汰競賽。最關鍵的戰場就是從零組件製造轉向整合解決方案的角力。誰能同時理解電力、資料訊號與熱管理三個面向,就能站在新一代資料中心傳輸領域的核心。換言之,從製造代工走向設計合作,將是未來幾年的必經之路。對台灣廠商而言,這是龐大的機會也是巨大的壓力。
- 若以貿聯-KY作為產業中的Tier 1標竿 (能夠同時服務伺服器、車電與工業應用客戶,並具備自研高速傳輸、電力模組與液冷整合技術,並通過多家國際品牌驗證,且最具備次系統整合能力),佳必琪則已建立了高速傳輸、供電穩定、液冷散熱等三大面向的技術基礎,正朝向國際主流供應鏈靠攏;鴻呈若能進一步強化模組整合與增加電力端產品也有機會躍升;良維雖目前穩健但高速傳輸方面相對較緩,仍需時間。
GoldON 投資方向思考
- AI資料中心的成長不只是短期題材,而是一場隨著AI科技的革新與普及所帶來的工業革命。它不僅僅只是推升伺服器與晶片的需求,也帶動整個供應鏈的重組。而連接器產業正站在這場變動的十字口,從傳統零件角色轉為系統設計的參與者。可預期的是,能夠同時掌握高速傳輸與高壓供電的公司,將成為資料中心時代的重要角色。
- 潛在受惠條件:
- 能同時處理高速傳輸與電力供應兩種任務,並與系統商進行協作開發。
- 具備OCP、液冷、HVDC等新架構的產品設計經驗,並通過高階客戶的驗證流程。
- 能參與CPO、PCIe Gen6等新標準導入,並具備測試與改良能力。
符合這些條件的企業,將最先受惠於AI資料中心的建置浪潮,並在全球供應鏈中找到新的定位。
- 本文所列舉之三家連接器廠商的現況對照:
- 佳必琪:產品線完整,具備高速傳輸、電力供應與液冷技術的三重能力,正處於國際驗證關鍵期。
- 鴻呈:高速傳輸技術成熟,若能補齊電力模組與系統整合能力,有望進入主流供應鏈。
- 良維:大電流傳輸經驗豐富,但高電壓及資料傳輸方面的推動尚不明朗,需更加全面。
- AI科技與電力,是完全扣合的共生關係,因此資料中心的命題不只是算力的競賽,還要加上能源效率的比拚。這樣的變化並非僅是短線的題材或週期性的景氣循環,而是一段長期的產業進化。能夠在技術與合作上持續深化的公司,將在未來幾年逐步被市場重新認定其價值。因此,站在投資的角度,持續追蹤並觀察哪些廠商能率先進入國際資料中心體系,或能通過系統級驗證與升級,就能看見下一個Tier 1領導廠商的誕生。
閱讀更多前驅投資文章
關於本篇
前驅投資週報2025-029
Processor: BriaI 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