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抑的一月份又銜接農曆年假,金蛇年才是2025真正展開

2025.02/07

|

總經市場觀測

壓抑的一月份又銜接農曆年假,金蛇年才是2025真正展開

經濟穩健反造成短線資金面壓力,股市矛盾格局無礙真正長期趨勢

  1. 邁入2025年後,全球股市先是圍繞在去年漲幅已大以及2025年經濟不確定性的氛圍中(包括通膨、貨幣政策、川普新政府等),國際總經市場除了延續先前既定的整理甚至偏弱格局之外,從美國最新發布的遠優於預期的就業數據,導致市場對聯準會今年繼續降息的預期被大幅削弱,讓公債殖利率繼續攀升,市場憂慮情緒延續,從而造成股市繼續下跌。
  2. 然而,換個角度來思考,雖然經濟基本面的好消息帶來了貨幣環境的壓力,但這並不代表過高的通膨就此重燃(經濟與通膨之間的確為正相關,但「高通膨」仍須有其他外部因素配合才能形成,目前暫未浮現,何況就業供給的增加其實會壓低薪資水平反而減緩薪資通膨壓力)。
  3. 隨後由於美國最新公布的12月物價數據(包括CPI、PPI)均低於市場預期,讓市場對於通膨及貨幣環境再緊縮的疑慮都獲得緩解,市場擔憂情緒降低,又讓風險性資產回升。這還是如我們不斷堅持的觀點,總體經濟的動向是連貫的,不會忽上忽下,在沒有其他外部因素促使高通膨再現的前提下,貨幣環境維持均衡穩定,經濟基本面在AI趨勢的驅動之下保持正向發展,「經濟好、股市好」才是合理的推論脈絡,即便短線出現了不合理的市場波動(例如經濟數據好但股市跌的怪象),也很快就會回歸正軌,換言之應可視為短空(貨幣環境)長多(基本面),經濟基本面的好消息雖是股市短線的壞消息,但長線來看無需太過擔憂。甚至應該更積極地將這些波動視為短線買點。
  4. 川普新政府於1/20上任後,不管採取什麼樣的政策或舉措,經濟掛帥的美國優先主義仍是必然的總經主旋律,因此近來市場不時就談論的美國經濟轉弱之論點,從主政者的政治思維與行為動機來看都難以獲得合理解釋,因此合理的推敲是,川普新政府上任後,隨著不確定性的消除,資本市場對於一個新常態的適應力,才是無庸置疑的。

 

全球總經面與產業面都迎來重大且影響深遠的關鍵事件

  1. 在台灣的農曆年假期間,國際上最重大的產經事件,其一是產業面的Deepseek發表(1/28),其次則為總經面的聯準會暫停降息(1/29)、以及川普關稅正式實施(2/2宣布),而這幾個事件的接連到來,也就定調了接下來的資本市場主旋律。
    • 首先從總經面來看,聯準會雖然本次暫停降息(繼續觀望川普新政),但隨後川普對聯準會利率決策的直接回應及評論,實質上也迫使聯準會接下來不得不繼續維持目前中性或是偏向寬鬆的貨幣政策方向(也就是說,不可能重回貨幣緊縮),因此本次暫停降息對資本市場的衝擊估計有限。其次,關稅戰開打雖然短期在信心層次難免衝擊股市與資本市場,但,關稅戰只會更確立美國優先(甚至美國唯一)的總經路線,接下來對所有企業來說只有「美國布局」才是唯一的價值之路。
    • 從產業面來看,橫空出世的Deepseek(DS),無論其真正的實力如何,都已宣告AI經濟的發展路線已到達轉折的拐點,過去兩年市場認定價值與股價的基本邏輯 – AI等於雲端與大資本支出,必然將會被打破,在高效不等於高成本的新風潮之下,最先進AI硬體的成長斜率勢必放緩,取而代之的是在合理的成本效益之下,各種AI的終端應用勢必(或應該說,必須)百花齊放大舉出籠,這才是延續AI經濟不墜的唯一道路。從近期股市的變化,也能看出這樣的端倪,在DS帶來的科技股下殺過程中只有軟體產業不受影響,且在風暴過去後大部分產業都能收復股價失土(道瓊甚至還重回上漲),唯有代表AI硬體的費城半導體指數仍在低檔盤旋(換言之半導體產業是跌真的),更加顯示了產業價值內涵早已質變。
    • 長遠來看,DS事件對AI的發展並非壞事,如果新科技的成本一直不落地,各種應用也很難真正實現(如果當年沒有史普尼克,哪來衛星應用的GPS?),唯有瓦解過去兩年多來AI高大上與價值過度集中少數廠商的扭曲狀態,才能真正展開百工百業的全面AI化,才能處處都是新興投資機會,也才能迎來AI經濟真正的主升段。

 

GoldON投資方向思考

節前內外不確定性讓賣壓被提前釋放,但這是「提前」而非「反轉」

  1. 一月上旬台股受到國際股市的拖累,讓原本在CES展前由台積電帶動的大盤指數再度回落,同時也讓CES展前的一些預期性題材(如機器人、AI視覺、無人機等)的資金大舉抽離,中小型股破底,甚至權值股也難以倖免,在各種打落水狗式的利空消息中(例如在台積電法說會前突然跑出的各種揣測),讓原本猶疑不定的資金釋放出來,因此雖然短線看來殺盤驚悚,但整體看來,這是一個「提前」的反應,把原本對農曆年封關沒信心的賣壓提前宣洩,反而能更快迎來不確定性結束後的穩定態(籌碼清洗)。
  2. 雖然台股大致跟隨國際股市的脈動,且台積電法說會仍然揭示了中長期產業正向展望,但由於農曆年假之故,因此讓一月份的台股還是欲振乏力,大盤成交量能也持續萎縮(年前資金抽離的觀望狀態)。然而即便一月份如此弱勢,但在上述兩大總體要素都偏向正向之下(包括了穩健的總經環境、正向的產業趨勢),中長期而言仍應將台股視為多頭格局。因此資金撤出造成的殺盤,或是農曆年前近期有一搭沒一搭的軟弱走勢應只是暫時。「人棄我取」就成為最符合當前局勢的合理策略規劃(長線趨勢掩護短線波動)。

 

巨大質變中2025金蛇年正式展開,徹底拋開2024思維才能適應新局

  1. 從一月份的回落過程中也可以明顯可以看出,高價、高基期、或經常熱門爆量的個股被殺盤的更加明顯,亦即去年越熱的標的,今年賣壓越大(短沖資金的反噬),所以此刻應該採取反向思考,閃避盤面上的熱絡標的,以新趨勢、低基期、買進並持有等三大方針,雖然短線仍難免受到市場的干擾,但中長期成長趨勢不會被破壞。
  2. 農曆年期間雖然迎來總經及產業上的巨大質變,但我們對金蛇年股市的整體看法仍沒有改變甚至更加篤定,並藉由近期的市場動態演繹出以下的新投資邏輯:「訓練下,推論上」;「硬體下,軟體上」;「雲端下,終端上」(這裡我們所言的上與下,指的並非是絕對的方向性,而是表示相對的成長斜率差異及強弱態勢改變)。而這些新投資邏輯跟我們從年初所設定的三大方針(新趨勢、低基期、買進並持有)並無偏離,新趨勢代表了推論端、軟體、終端應用、甚至美國優先等全新關鍵字;低基期就是應該避開去年漲幅較大或是業績在高檔的族群;買進並持有,簡言之就是要以時間來守株待兔,才能捕捉上述龐大但漸進式的價值轉變。
  3. 經過產業趨勢的觀察及篩選後,同時符合上述各條件的產業族群包括了工業電腦、無人機、航太軍工、軟體服務等。其中,台灣的工業電腦產業本身基礎穩固且競爭力頗高,雖然去年工控領域處在去庫存的下行階段,但目前景氣已大致落底,何況今年對AI經濟最重要的課題,就是如何落實到百工百業,因此工業領域的AI化將比終端消費更快(B2B先行於B2C),在此環境下IPC將成為重要的媒介,配合AI的落地成為今年高速成長領域之一。另外,無人機產業由於具有AI終端應用、國防軍工政策加持、及美中對抗受惠等三大優勢,因此也具備了中長期的爆發能量。

 

閱讀更多前驅投資文章

https://goldoninvest.com/

關於本篇

前驅市場觀測_2025-M002

Processor:    Brian Chen